2022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2-01-27 15:29:37 来源:海南资源贸易港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1日在海南省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海南省省长 冯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也是海南以自由贸易港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关怀备至,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多个重大场合提及海南。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中共海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创新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生态更好、民生更实、风险防控更加扎实有效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经济指标历史性走在全国前列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23.2%,上述指标增速多数在全国居优[1],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三年投资新政[2]初战告捷。聚焦结构优化,产业投资增长33.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4.2%。“深海一号”投产,海上风电及装备、昌江核电二期等项目开工,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全线推进。消费提质升级。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一炮打响”,国际化程度、单位面积展品价值、首发首展数量远超预期,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全年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亿元、增长84%。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设立全国首个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和评价重点实验室,特许药械进口增长58.5%,特药险参保超800万人,医疗旅游人数增长90.6%。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签约引进22所国内外知名高校[3],首批学生入区就读。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8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58.6%、快于游客增速33.1个百分点,人均消费额增长26.4%。外向型经济延续高增长。货物贸易增长57.7%、首次突破千亿元,服务贸易增长55.5%,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增长4倍。全省经济外向度提升7.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2%。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92.6%。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政策落地实施[4],成功打开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双向投资新通道。自由贸易(FT)账户[5]收支增长7.3倍。数字人民币试点全省展开。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琼港经济合作发展咨询委员会正式设立,成为香港工商界支持海南发展的常设机制。


(二)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供给侧发力,优化创新链、产业链、产业生态“两链一生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成果。非房地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继续提升,其中,“3+1”主导产业[6]增加值占比达70%、提高5个百分点,上缴税收增长33.4%。创新链能级提升。启动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7],新设立“陆海空”三大产业[8]科创平台12家,中国种子集团总部成功落户,崖州湾科技城成为我国种业科研机构、经营主体的聚集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21次。向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增长66.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全国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4家。专利授权量增长58.9%,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8.4倍。产业链固本培元。油气产业加快向新材料等下游延伸,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5.8%。数字经济多维度扩张,营收增长30%。清洁能源产业新扩建“核风光气”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后新增装机容量980万千瓦。风电装备、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装配式建筑产能增长1.3倍。金融业态丰富升级,海南国际清算所挂牌成立,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放款突破亿元,绿色信贷余额增长20%,新引进1家外资银行,新增2家上市公司。园区产业生态支撑强劲。省级产业园区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基础配套和产业导入提速。11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全省60.4个百分点,营收实现翻番。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基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壮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1%。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认定共享农庄17家。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成为近海养殖退养、渔业转型升级的样板。乡村振兴绿色债券全国首发。


(三)自由贸易港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四梁八柱”政策框架体系初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首批15件自由贸易港法规配套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等相继出台,自贸港落地政策累计达150多项。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清单及推进方案起草完成。关键核心政策成效初显。加工增值免关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多项政策交出“首单”。“两个15%”所得税[9]、三张“零关税”清单[10]等优惠政策有序实施。海口空港综保区获批设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扩展至海口两个综保区。首条第五航权航线正式开通。“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达30艘。9个园区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海南至香港首条国际海底光缆建成商用。营商环境优化力度加大。组建百人专班,制定让市场主体说了算、横向可比纵向监测的评价指标体系,开通“自由贸易港请您来投诉”平台。制度集成创新3项成果获国务院表扬[11]。“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行,特别极简审批园区从3个推广到14个,园区项目落地审批提速70%。打造“海易办”“海政通”平台,政务服务事项55.6%实现“零跑动”、30项“一件事一次办”、1038项“跨省通办”。“证照分离”改革力度全国最大,告知承诺事项数量全国第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推进,审批便利度全国排名明显提升。


(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4%,细颗粒物(PM2.5)浓度13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处于近几年的低值,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化肥施用量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4%和3.6%,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啃下一批“硬骨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实现“清零”,第二轮到期完成率达98.5%,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到期完成率达90.7%。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国首个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发布。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三线一单”[12]与省域“多规合一”深度融合。推进我省“双碳”工作“1+N”政策体系编制。试点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标志性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跻身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设立的首批5个国家公园行列,海南长臂猿喜添两员“新丁”[13]。新能源汽车新增上牌超5.8万辆,保有量占比7.2%、高出全国4.6个百分点,在新增车辆中占比25.8%、高出全国13.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70%,提高3个百分点。实施全国首部“禁塑”地方法规。推广装配式建筑2280万平方米,连续4年倍增。


(五)城乡面貌和治理水平显著改善


区域协调发展揭开新篇章。儋州洋浦一体化正式实施,环新英湾片区空间规划加快编制,自贸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功迈开第一步。南北两大经济圈一体化省级统筹机制建立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优化。海口湾畅通工程、三亚湾综合整治等基本完工,海口西海岸贯通更新工程全面启动。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投入运行、进入“双跑道”时代。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实施平台完成组建,海口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等项目加快建设。全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450个、惠及5.2万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1.1%。5G网络实现市县主城区室外连续覆盖、重要区域热点覆盖。城乡环境整治提升。6个市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8.7%,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提高14.3个百分点,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8.8%,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5%。开展农村裸露土地种草绿化专项行动,完成率达95.8%,投入不多,但效果十分明显。制度保障和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建成覆盖空间规划“编、审、调、用、督”全周期平台,“机器管规划”实现从1.0向2.0[14]的升级。统筹开展土地利用和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专项整治,整改率分别达63.2%、99.5%。推动出台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率分别达17.7%和35.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六)民生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9%用于民生保障。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测对象全部落实防返贫帮扶措施。1.3万户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全部完成。开展平价菜保供惠民行动,“15+N”种基本蔬菜价格[15]显著下降,其中15个可比品种平均价格降幅全国居首,多年以来百姓反映强烈的菜价偏高、上涨偏快的问题开始破解。大力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增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工资性收入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超亿元。开工建设安居房3.9万套、首批成功配售,公租房保障1.3万套。房地产和住房租赁市场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4.1万人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高。6年接续努力,“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16]圆满收官,累计引进中小学幼儿园83所,提供优质学位16万个。“双减”[17]工作各项监测指标居全国前列,全省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基本学会游泳,海南学生“特色印记”[18]实践结出更多硕果。群众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一。海南大学4人获评“长江学者”。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7+3”项目[19]开工率92.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博鳌研究型医院)试运行,5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和省会城市公立三级医院布局建设加快实施,实现“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全省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一市(县)一院”工程累计引进全国知名医院53家,海南成为全国优质医疗资源进入最多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实现5G远程诊疗体系覆盖所有村(居)卫生机构。依托医保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全省“三医联动一张网”[20]。全面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系列文化活动200多场。省图书馆二期竣工,海南科技馆、省美术馆开工。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38元。新增养老床位3015张、0-3岁婴幼儿托位6735个。琼中女足成功冲甲[21]。我省运动员在奥运会等赛事上创历史最好成绩[22]。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居)均配备法律顾问。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23]全面完成。


(七)重大风险防控化解有力有效


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能力提升。坚持“管住关口、人物并防、进出同管”,全年未发生聚集和扩散性疫情。全人群疫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分别达95.3%、91.8%,居全国前列。自贸港风险发现和协同处置机制初步建立。金融、税收、投资、贸易、意识形态等领域风险防控有效开展。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整体进入实战化运行。反走私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立,环岛64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全部挂牌运行,启用离岛免税商品溯源码管理,严厉打击“套代购”行为。依法妥善处置重点企业破产重整、涉房地产风险等涉众事件。社会治理持续向好。完成全省3196个村和社区(居)“两委”换届工作。启动中小学生生命防护工程和新一轮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掉“菜霸”“沙霸”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28个。刑事案件6年连降、11年最低,命案发案数建省以来最低。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开展以来,吸毒人数占比从3.7‰降至1.7‰、群众满意度全国第一。


(八)政府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转作风、解难题、办实事。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整改作风问题3305个、整改率95.6%。“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查找堵点4672个、破解难题4387个、办结率93.9%。省领导带头,全省为群众办实事5124件、完成率89%。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有效。省政府与省人大常委会定期开展立法协调,提请省人大审议法规议案27件,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15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5件、政协提案563件,办结率均达100%。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出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法施行,省政府领导首次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得到社会点赞。廉洁政府建设纵深推进。“2+1”突出问题专项整治[24]取得阶段性成果。审计整改工作落实七项机制[25],从严从实,务求实效。全省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预算压减7%。政府工作守正创新。重要工作建立“工作专班+例会”推进机制。构建“七要件”工作闭环[26]运作体系。引入工作难度系数,落实“按季抓、月跟踪”和“最佳实践奖”评选,政府执行力得到提升。


切实抓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优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地质、气象、测绘、红十字会、粮食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各部门、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在省委带领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国家各部门、各兄弟省区市,向驻琼部队和武警官兵,向长期关心支持海南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基础设施、产业要素、科技创新等供给不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矛盾仍需大力破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助企纾困措施亟待加强。物价尤其是菜价绝对水平仍然偏高,稳控力度还需加大。少数干部不适应自贸港建设新要求,进取意识不足、工作谋划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部分政策落地实施的效果不及预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问题仍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勇于直面问题,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综合研判形势,今年国内外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省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依然突出,自贸港政策效应仍处于释放初期,困难不容低估。同时,更应该看到,海南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我们有独特的政策优势,有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所蓄积的强劲势能,有全省上下担当作为、创新实干的精气神,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乘势而上,以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取得2022年工作的新成就。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为动力,以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重点,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27]“六保”[28]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超过9%、9.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节能减排和碳排放强度下降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要集中精力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蹄疾步稳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突出全岛封关运作准备这个重点,抓紧推动软硬件建设、政策制度安排、压力测试、风险防控等工作,塑造海南高水平开放新优势。


加快全岛封关运作软硬件准备。瞄准“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既定目标,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任务。重点抓好口岸优化布局、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站运行、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等项目,推动制定进出岛货物物品管理办法,深化税制改革研究。


促进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政策落地和滚动升级。充实“一个月首单、三个月推开、半年见效”机制,将政策更多更快转化为项目,重点落实电子处方中心、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项目。用足用好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政策。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海南20条落实举措,与自贸港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增长15%。推动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数字贸易、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业态取得新突破。争取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办好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实现“百家央企进海南”[29]目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泛珠、长三角等区域的战略合作。启动建设海口、三亚琼港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区。引导海外华人华侨在支持自贸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优化风险管控机制。引入智慧化手段,更多采用信用监管,完善风险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寓监管于服务之中,致力打造无感知、有温度的监管。精准高效管控离岛免税“套代购”、市场主体非实质性运营等各类风险。


(二)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六稳”“六保”部署,按季抓、月跟踪,确保首季“开门红、开门稳”,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抓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开展“产业投资提升年”“基础设施推进年”活动,推动三年投资新政行动走深走实。聚焦“3+1”主导产业,落实“五位一体”专业化招商机制[30],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产业投资比重持续提升。围绕“五网”升级,超前谋划和加快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方位推进“十四大交通工程”[31]“六大水利工程”[32]建设,力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持续优化电力主配网,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项目建设。实现5G网络和千兆光网覆盖全部乡镇。


抓消费。落实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各项任务。提升海南免税购物国际竞争力,力争离岛免税店销售1000亿元。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打造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国内替代出境消费第一目的地。推进全球消费精品博览园建设。推动高端旅游消费设施项目扩容提质,培育邮轮游艇、低空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热点,驰而不息抓旅游市场整治,努力打造海南旅游胜地和最佳旅游市场的“双驰名”品牌。支持乐城先行区在高端医美、移植康复、特医食品进口等方面塑造新优势,实现医疗健康消费倍增。突出冷链物流能力提升,积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完善全省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开展“放心消费在海南”活动。


抓要素保障。用活产业项目差别化用地供地模式,有序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全面清理、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力争实现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创新财政投融资模式,规范和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高效运作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推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有效实施“万泉河金融畅通工程”[33]。加快组建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深化农信社改革。打造“信用村建设”载体,助力乡村振兴。


(三)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是当前海南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今年我们要稳扎稳打,在若干领域实现点的突破,在基础层面补齐更多短板。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系统落实创新型省份建设各项任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0.9%。加快创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打造集种源、种业和市场三大核心功能为一体的“南繁硅谷”。深海领域要建设多层级科技平台,在产业化上实现破题。航天领域要沿火箭链、卫星链和数据链,导入更多项目和核心团队。推进“智慧海南”34个重大工程项目和7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持续推进崖州湾知识产权特区建设。


加速主导产业集群化。以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建成投产为契机,推动一批产业链下游新材料项目。发挥自贸港和技术、装备、药品国际“三同步”政策叠加效应,突出“海口药谷”国家级产业平台作用,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聚焦细分领域,打造数字文娱、智能物联和数字贸易等数字产业链。培育壮大风电、光伏、可降解材料等低碳环保产业。推动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尽快形成若干有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链。


推进园区功能平台化。以“一园一策”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实现园区开发、招商、运营一体融合。高起点修编全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园区“标准地”出让、标准化厂房建设。补齐做实园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优化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提升产业根植性。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四)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高水平营商规范和国内最先进经验,瞄准“四最”目标[34],实施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行动,力争再上新台阶。


实施营商环境改革领跑工程。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开展准入即准营、政务服务“零跑动”、“信用+免审”、国土空间智慧治理、跨境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等一批领跑行动。建设一批营商环境示范市县(园区)。


开展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和提升行动。实施上市公司培育“尖峰岭”行动,力争新增上市公司1-2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60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精英行动”[3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其中,培育种子、瞪羚企业100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雏鹰行动”[36],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家。实施“小升规”企业成长行动[37],培育增长800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完成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进“诚信海南”建设,组建省级层面企业征信公司。完善营商环境问题受理核查处理闭环机制,以个案处理推动共性问题解决。发挥惠企政策兑现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一网通享。探索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首席服务专员制度。搭建“政企面对面”平台,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五)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以争创全国一流的生态环保工作,保持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补短板、创亮点、作贡献三个方面都有新成效。


从严从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紧盯难点集中攻坚,实施全过程重点督察,严防问题反弹,按期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任务。


接续推进标志性工程。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滚动打造标志性工程,有利于彰显特色、精准发力,集中力量办成事,更快更好形成示范效应。我们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巩固拓展建设成果。已有四项标志性工程要有新成效。高标准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推动人工林处置,完成园内小水电站清退任务。加强禁塑源头治理,抓实入岛通道、电商、集贸市场等重点领域禁塑管理。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过30%,开工建设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加快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落地。力争装配式建筑在新增建筑中占比超过60%。新年伊始,我们马上启动第五项标志性工程,举全省之力打一场“六水共治”攻坚战,争取两年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三年剿灭劣V类水体、五年省控国控断面全部达标。今年要以流域为单元推动一批河流综合治理,启动县域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力争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67%以上。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探索水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研究出台我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引进低碳指南。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区、低碳景区、低碳建筑试点。立足海洋大省优势,高水平建立和运作省蓝碳[38]研究中心,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南路径。基本完成重点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定我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启动首批试点,推进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等机制创新试点。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巩固提升空气质量,细颗粒物(PM2.5)、臭氧平均浓度分别控制在每立方米13微克和120微克以下。


(六)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加快实施“三极一带一区”[39]发展布局,健全平台、政策、项目、体制机制,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赋能自贸港建设。


统筹重点区域发展。推动“海澄文定”经济圈、“大三亚”经济圈一体化纵深拓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率先互联互通共享,超前谋划经济圈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确保儋州洋浦一体化开好局、起好步,有序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扩展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范围,促进儋州洋浦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协同发展。推进滨海城市带建设,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促进中部山区保育发展。深化垦地融合发展,推动农垦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成省和本岛所有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等控制线。在全省实施农房报建审批“零跑动”,推动“机器管规划”向3.0阶段[40]迈进。确保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70%以上。制定节约集约用地办法和评价标准,深化土地和规划领域专项整治,灵活运用“四个一批”[41]办法,加快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确保存量下降60%。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探索棚户区和旧城区改造新模式,开工改造608个城镇老旧小区。推动空置住房资源盘活利用。开展城镇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强化对城市“天际线”、江河湖“岸际线”管控,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渡江最美岸线。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快构建“15分钟便捷生活圈”。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推动实施绿色包装全链条示范工程。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启动新一轮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度重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加大政策落实、工作创新,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易返贫致贫对象加强动态监测,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资产收益帮扶试点,探索建立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帮扶机制。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国际竞争力。深入开展特色农业示范创建,打造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扩大椰子、油茶、沉香等种植规模,加大天然橡胶保面积、保产能、保收益“三保”力度。加快推动槟榔深加工和药用价值开发研究。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整合塑造荔枝、芒果、咖啡、火龙果等区域公共品牌,新增“两品一标”[42]农产品20个以上。冬季瓜菜提质增效。加快文昌铺前、万宁乌场、乐东莺歌海等重点渔港建设,促进渔业向海洋牧场、工厂化园区养殖、休闲渔业转型。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业集群扩张。创建一批主题共享农庄,塑造海南农旅融合高端品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集中连片“造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6万亩,完成粮食生产硬任务。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开展农民工务工专项行动,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就地就近务工,显著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及时发放惠农补贴,兑现农民转移性收入。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